绽放的铿锵玫瑰!大山里,有支“踢”向世界的女足
在石柱县三河小学,有一支由留守女童组成的足球队,被誉为“冠军收割机”和“大山里的铿锵玫瑰”。6年来,她们在市级以上赛事中夺得20多个冠亚军,7名队员入选校园足球国家队。
这些来自偏僻山村的姑娘们,她们曾穿着老旧的足球鞋,凭借不服输的韧劲,踢出大山,走向世界,开辟属于自己的天空。
12月9日是世界足球日。让我们走近这支大山里的足球队。
大雪节气,入夜。石柱县三河小学崭新的风雨球场上,一位小同学训练完后,不舍离去,又走了几圈。新草皮上,她的影子成为“风雨彩虹、铿锵玫瑰”的最好诠释。
12月7日,由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援建三河小学的风雨球场正式投用。姑娘们获得了更好的硬件设施:塑胶草坪、夜间照明设施、球场顶棚……她们的足球之路,又有了新的助力。
新场地启动仪式现场
“好球!压上去,压上去!”“传身后!走边路!”
白天,这个崭新的球场上曾举行了一场充满激情的友谊赛。对阵双方是学校五、六年级的两支女足队伍。
虽然仅仅是同校球队的较量,却代表了重庆小学阶段女足的顶级水平。六年级“级队”曾摘得去年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女子乙组亚军,五年级“级队”则刚刚杀入今年的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。
训练赛
“那个亚军其实有点遗憾,我们的主力门将开场就受伤了,最后点球大战里输了。”三河小学校长代德华,提到比赛就眼睛发亮,他说那是一场“大人都看得热血沸腾”的比赛。
风雨球场边,有一座足球奖杯样式的雕像。球队每获得一次荣誉,雕像下的文字就会增加一排。看着摄影师正在拍摄,一个抱着足球的女孩蹦跶了过来:“叔叔,雕像后面还有,莫拍漏了哦。”
冠军、亚军、一等奖……一排排记录荣誉的文字中,2018年特别耀眼:在有着“小世界杯”之称的“哥德杯”世界青少年足球赛上,三河小学女足惊艳亮相,成为黑马,获得本次比赛第8名的优异成绩。
从2015年到2021年,她们已将各级比赛的20多座冠亚军奖杯捧回家乡。
诸多荣誉背后,是一个个关于奋斗和成长的故事。
在今天的赛场上,陆思婵、陆思玥这对双胞胎姐妹的表现耀眼。
妹妹陆思玥小技术突出,位置是边锋,比赛中一脚抢点射门洞穿对方球门;球风“稳健”的姐姐陆思婵司职中后卫。
“早点出球,别在后场粘球!”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,姐姐多次化险并前插参与进攻。抢断,突破,中圈弧突然轰出一脚远射,皮球划过一道美妙弧线直挂球门左上角。
“世界波啊!这个力量太赞了!很多男娃儿怕都达不到。”场边观众掌声一片。
陆思婵 (左一)在训练赛中追球
“两姐妹在全市校园足球联赛上是明星球员,学校已推荐她们参加国家级运动员选拔考试。”谈及两姐妹的成长,代德华感触颇深,“几年前,她们差点失去踢球的机会。”
最初,两姐妹性格内向,不擅交流,父亲认为足球“影响学习”,坚决反对,给老师说“不准她们踢了”。
“她们身体条件和意识很好,不踢了,人才就废了。”代德华听到消息,决定直接登门做父亲的工作,甚至立下“军令状”,“如果影响了学习,学校负责,我负责。”
经过一年多训练,是天赋异禀,更是天道酬勤,两个最初什么也不懂的姑娘,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,球技大幅提升。
令人惊喜的是,学习成绩并没有耽误,还进步了,目前她们依然位居班级前列。在老师看来,足球让她们性格更活泼,比赛的成功也让她们更加自信,有了真正的“团队意识”。
“妹妹,我觉得你嘿漂亮。”比赛结束后,有工作人员和陆思玥开起玩笑。
“啊,我也这样觉得。”陆思玥笑得很大方,黢黑的脸上有风的痕迹,纯真而美好。
“风雨彩虹、铿锵玫瑰;芳心似水、激情如火、梦想鼎沸……”
这首为中国球迷津津乐道的歌曲,多次在学校里响起。歌词描写的是中国女足的拼搏精神,现今,这也成为三河女足对梦想的注解。
更关键的是,因为足球,这支球队里更多的孩子实现了梦想。
学校将破旧足球二次利用
在学校工作了15年的副校长秦大华,曾参与学校球队的组建。谈及最初的选拔,秦大华苦笑道:“为什么最初我们选择足球?因为三大球里面篮球和排球都有身高要求,很多孩子营养不够,身高跟不上,足球,对身高要求不大。”
在秦大华看来,大山里的留守儿童们,原本的人生轨迹极有可能是念完初中就外出打工,或者早早嫁作他人妇,生儿育女。足球,可能是改变其人生的一条重要道路。
为了挑选队员,秦大华与老师们跑遍了孩子们的家,轮流做家长工作,最多的家庭跑了十几次,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“足球并不是不务正业”。
孩子们是有潜力的。选拔中秦大华发现,尽管很多孩子个子不高,但家里的“散养”方式,让孩子从小就在山里“野”,腿部力量和核心力量都很突出,体能也具有优势,“大山成了最好的教练。”
三河小学的校足球队
一个电影般的励志故事,在球队成立这一天拉开序幕。
为了不耽误学习,姑娘们总是选择在放学后和周末训练;条件艰苦,训练场地是水泥地,摔下去就是一道血痕;颠球、控球熟悉球性,动不动就练几个小时……
有姑娘练蹲下哭了,哭完咬了咬牙巴,站起来,继续练。瓢泼大雨或者风雪交加,也不曾有人“散劲”。
宝剑锋从磨砺出。2015年,球队开启了“冠军收割机”模式,一发不可收拾。
一堆奖杯收入囊中,孩子们的优异表现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,包括一些专业球队,都来找学校“打商量”要人。
小姑娘马庆林当年入队时的眼神,秦大华至今记得。姑娘跟家里老人一起长大,成绩不好,但眼神透着倔强,不服输。在山里把手臂摔骨折了,学校开校运会,老师不让她跑,她就哭,老师认输,说跑慢点嘛莫摔了。
小姑娘打着石膏上阵,跑完。老师一看,400米第一名。
2016年,马庆林作为主力随球队夺得重庆市第五届运动会足球(青少年组)冠军;2019年,姑娘表现优异入选全国青少年足球英国训练营;2020年,她以足球特长生身份考入上海体育学院,作为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的她,现已成为上海申花队的职业球员。
孩子的成果,最初还曾让一些家长感到困惑。在他们看来,生在大山里的女孩子,能够考上大学和拿全国冠军,无异于铁树开花。甚至还有家长来电询问:“踢球被大学录取?是不是真的哦?”
谭斯琪 三河小学供图
谭斯琪出生于2006年,队友喜欢叫她“黑妹儿”。“黑妹儿”脚下小技术好,有冲劲,是场上最让人放心的队员之一。
“黑妹儿”家庭条件不好,走上足球之路的她,在学校帮助下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2017年,她随队夺得全国冠军,并入选全国校园足球混合组最佳阵容;2019年入选校园足球小学女子组国家队,2019年,她成为了法国女足世界杯中的“护旗手”。
校长代德华表示,“这几年,大概有70多名孩子因足球特长走得更高更远,女生和男生都有。”代德华面带微笑:“他们拼出来了。看到他们,心头那种高兴简直不摆了。”
每年寒暑假,三河小学门口总会有毕业了的“球队元老”回来,看看母校,看看老师,感叹一下“场地越来越好了,羡慕。”
孩子们笔下的足球梦 活动主办方供图
作为本次活动捐赠方代表,吴永清对三河小学的一幅画印象很深:画中足球插上了翅膀,带孩子的梦想飞翔,“当我们得知三河小学遇到发展瓶颈,如球场不能遮风挡雨,塑胶草坪没有减震垫,小球员们摔倒很容易受伤,训练器材也缺乏等问题,随即以公益项目方式上报方案,获得了基金会的批准。”
今年1月,“支持三河小学校园足球发展”公益项目启动。项目首期投入35万元,主要用于修建风雨球场和增设防震垫,满足球队训练、比赛和安全需求。
吴永清表示,接下来招商交科公益项目团队还将继续关注三河小学足球发展,结合足球队的实际需求,围绕安全和健康,继续申报基金会公益项目,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多保障。
风雨球场边,很多用废旧足球做的花盆十分显眼。孩子们自己做的,球踢坏了,舍不得丢。
代德华跨过花盆——就像跨过过往,去看一群正在训练的孩子,“马上全市校园联赛的总决赛就要打了,这两天训练要紧一点。”
荣誉挂满墙
操场边的荣誉室,是学校把原先的会议室用隔板生生隔出来的。荣誉太多,很多奖牌都被重叠起来放在角落,“重磅”的全国奖,则被摆在球队的诸多大合影下。
合影中,姑娘们笑颜如花。
“那天她们以前球队的几十个人约起一起回来,老师看到妹儿些,脸都笑开了花。”在秦大华看来,足球对于这所农村小学而言,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运动项目,而是一个平台,可以帮助这些山里娃获得丰富机会和发展无限可能性的平台。
“没有足球,她们的未来又是怎样一个样子呢?没人说得清楚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无论以后踢不踢球,会不会走专业道路,足球都将会成为她们人生中的重要经历,她们会一直记得,在这个家乡的学校里,在这个操场上,因为热爱,因为梦想,自己和团队一起奋战过。”
代德华说,把更多的孩子送进国家队、送进更好的中学乃至大学,是他教育生涯的重要目标,“足球是机会,是希望,我们多培养一个孩子,就能帮助更多的山里娃走得更高。”
防控小贴士
大家都在看
来源:重庆发布
文字:姚於
图片、视频:布/视觉·龚皓月
编辑:杨帆(见习)
声明: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,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认为内容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版权所有: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
平台支持:人民网